作为广东唯一的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惠州在信用建设方面又有“新招”。2月26日,“诚信建设万里行(广东惠州站)”接力活动启动仪式在惠州市区举行。活动上,“信用中国(广东惠州)”网暨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上线,惠州信用便民仲裁服务中心揭牌。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惠州创新打造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淘宝式金融产品筛选等服务。信用便民仲裁服务中心则将通过信用+仲裁+信用服务机构的创新组合,实现小额欠款纠纷的快速仲裁。广东省发改委信用建设协调处处长周少波点赞惠州的做法“非常有创意”。
信用+融资
中小微企业可享受淘宝式金融产品筛选
融资难、融资贵,是不少中小微企业吐槽的问题。如何以信用撬动融资,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惠州市发改局、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应用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大数据,为银行赋能,为企业增信,联合惠州市金融局、工信局以及全市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共同打造了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该平台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政府各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信息,汇聚银行、证券、保险、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全金融行业资源,引入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为惠州市中小微企业提供淘宝式金融产品筛选、权威的政策扶助信息、专业的融资增信服务和全面的信用培育。
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可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提高融资需求响应速度和成功率,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同时,可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市场化应用,支持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开发和创新小微企业专属的信用产品及服务,提高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声音
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建斌:
擦亮信用惠州品牌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胡建斌介绍,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机构、建制度、建平台,一大批“信用+”应用场景顺势而生、茁壮成长,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惠州被评为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测评分数与苏州并列全国第一。这次“诚信建设万里行”接力活动,是惠州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胡建斌表示,当前,惠州正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一流城市必须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以这次“诚信建设万里行”接力活动为新的起点,积极践行“以用促建”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强弱项、补短板、追先进,不断拓宽应用领域,扩大联合奖惩范围,推出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全面优化信用环境,进一步擦亮惠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品牌,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惠州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广东省发改委信用建设协调处处长周少波:
希望惠州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经验
周少波介绍,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致函,感谢我省在信用立法、信用联合奖惩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提到惠州市入选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是对惠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
周少波点赞说,一直以来,惠州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姿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落实、信用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亮点,如“信用+中介超市”的建设经验全省推广,去年全年城市信用监测分数与苏州并列排在全国地级市之首。“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国家示范城市的担当,体现了惠州市委、市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他说,此次上线的新版信用惠州网令人耳目一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是信用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信用仲裁服务中心是信用与仲裁工作的结合,都非常有创意。希望接下来惠州要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以共建、共享、共赢为主线,加强创新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发布时间:2019-03-01|来源:南方网|专栏: 本地动态
|